铁东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
一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
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.45亿元,同比增长8.4%,较一季度相比提高1.8个百分点,与全市的差距由一季度的4.4个百分点缩小到1.3个百分点,与全省的差距由一季度的8.3个百分点缩小到2.3个百分点(四平市上半年GDP增速为9.7,比一季度下降了1.3个百分点;吉林省上半年GDP增速为10.7,比一季度下降了4.2个百分点),全市排名第五(低于铁西5个百分点、低于伊通2.6个百分点、低于梨树1.1个百分点、低于双辽0.2个百分点)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.24亿元,同比增长6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6.4亿元,同比增长8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.81亿元,同比增长8.1%。三产比重达到2.8:36.9:60.3,与一季度相比,一产下降0.1个百分点、二产上升2.1个百分点、三产下降2个百分点。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但与各县区相比,多数指标全市排名靠后,经济运行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(一)一产增速不高。按现行价格计算,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%;林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.9%;畜牧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.4%;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.2%。目前生猪价格已跌至16元/公斤以下,与高峰期相比下降了近60%。出栏一头生猪自繁育模式平均亏损195元、外购仔猪模式亏损900元左右,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,观望情绪较浓,造成畜牧业产值同比下降,拉低了我区一产整体增速。
(二)工业增速较低。上半年,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.1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7.9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五(低于铁西34.1个百分点、低于伊通27.1个百分点、低于双辽24.2个百分点、低于梨树20.2个百分点)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6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1.8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五(低于梨树34.9个百分点、低于铁西26.9个百分点、低于双辽21.6个百分点、低于伊通10个百分点)。一是部分重点企业产值下滑较严重。第一热电因采暖期结束停产检修两个月、吉运专用车成立新吉运公司产值不能同时上报、四平立白消毒液产量下降等原因减产,影响了规上工业的整体发展。二是新入规企业少,上半年仅入规1户工业企业。
(三)建筑业增速下滑较大。上半年,全区建筑业产值完成4.23亿元,同比增长19.1%。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.9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三(低于双辽16.1个百分点、低于伊通0.5个百分点)。一是总产值快速下滑。建筑业产值虽然全市排名居中,但较一季度下滑156.5个百分点。二是对预期指标预判不准。上半年我区建筑业产值上报增速49.4%,但经反馈增速仅为19.1%,相差30.3个百分点。
(四)服务业整体向好但个别产业回落。上半年,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.76亿元,同比增长42.6%,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9.2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一。其中:参与GDP核算企业营业收入完成0.68亿元,同比增长79.9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5.3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三(低于梨树104.4个百分点、低于铁西6.5个百分点)。一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“破零”行业,新增营业收入2350万元,而省返数据确为全省平均数,同比增长仅为10%。二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4%,比一季度回落59个百分点。三是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12.5%,比一季度回落37.7个百分点。
(五)消费品零售总额未实现转正。上半年,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.45亿元,同比下降26.1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38.3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五(低于铁西54.5个百分点、低于伊通45.4个百分点、低于双辽43.3个百分点、低于梨树38.5个百分点)。其中: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.58亿元,同比下降30.7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43.4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五(低于伊通99.1个百分点、低于铁西85.3个百分点、低于双辽74.3个百分点、低于梨树39.1个百分点)。从全市整体完成情况看,仅我区为负增长。
(六)房地产业增速较高。上半年,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5.2%,比一季度提高了62.5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6.7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二(低于双辽24.8个百分点)。
(七)固定资产投资仍有短板。上半年,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3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4.8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五(低于伊通37.4个百分点、低于双辽16.5个百分点、低于铁西15.4个百分点、低于梨树15.1个百分点)。总量全市第一,占全市比重的24.79%。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.2%,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6.1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五(原因是去年无土地出让金入固定资产投资)。一是工程进度慢。由于手续等原因个别春季开复工项目施工进度不快、实物工程量不明显等问题,如盘扣脚手架生产项目。二是入库进度慢。我区目前仍有4个春季开工项目(四平智慧物流园、启运金具、北方万邦·东北农产品物流园二期项目,四平市专用汽车产业园扩建项目)因形象进度不达标、手续不全等原因,未通过入库审核。三是大项目支撑不足。我区10亿元以上在库项目仅9个,较去年减少1个,上半年这些项目完成投资10.8亿元,较去年减少10.9亿元。四是已确认的投资项目仍有被问询削减的风险。虽然我区已连续两个月未被统计部门问询核减投资,但全区有9个项目入统投资在1亿元以上,其中有1个项目入统投资超过7亿元,尽管通过上半年审核,但下半年仍存在被问询削减的风险。
(八)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较好。上半年,我区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6.2%,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1.1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一。
二、三季度和下半年指标计划建议
1.地区生产总值。三季度和全年,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两位数增长,力争达到15%。其中:
农业各项指标增速要“保三争二”(责任单位:区农业农村局、林水局)。
规上工业产值三季度和全年计划均同比增长20%(责任部门:区工信局)。
建筑业总产值三季度和下半年计划均同比增长20%(责任部门:区住建局)。
2.规上服务业。三季度和全年,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计划均同比增长30%。其中:
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(四平市万易科技有限公司)营业收入三季度和下半年计划均同比增长100%(责任部门:区政务局)。
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三季度和下半年计划均同比增长70%以上,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计划均同比增长15%以上。(责任单位:区住建局)。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(四平市京平物流有限公司)营业收入三季度和下半年计划均同比增长10%(责任部门:区农业农村局)。
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(四平市万芳园公墓有限公司、四平市东环汇迪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)营业收入三季度和下半年计划均同比增长90%(责任部门:区民政局、区农业农村局)。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(吉林省金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)营业收入三季度和下半年计划均同比增长15%(责任部门:区文旅局)。
非营利性服务业规上企业及规下抽样单位事涉责任部门要指导到位,工资总额增速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。
3.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。三季度和下半年,全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达到正增长(责任部门:区商务局)。
4.固定资产投资。三季度,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同比增长10%;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同比增长15%(责任部门:区发改局)。
5.地方级财政收入。三季度,全区地方级财政收入计划同比增长10%;全年计划同比增长12%(责任部门:区财政局)。
三、下步工作建议
(一)凝神聚力发展经济,确保完成目标任务
一是明确目标任务,逐项分解落实、逐项细化措施,确保指标分解到位、压力传递到位;二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,强化监测和预警,针对发展相对落后指标,深入剖析原因,稳存量、挖増量、防变量,积极寻求精准提升方法,坚决避免断崖式下滑;三是严格落实经济工作责任,各部门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研究、分管领导负责推进落实,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,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。
(二)强力推进项目建设,确保投资稳定增长
一要抢抓项目进度。对已开工项目,督促项目单位抢抓施工“黄金期”,争取年内完成更多实物量和投资额。对尚未开复工项目,紧盯前期工作和建设条件落实,倒排工期,力争早日开工建设。二要抓好项目入库。按照“项目中心+”工作机制,建立已开工未入库项目台账,逐项分析原因,完善入库条件,确保已开工项目全部入库纳统、颗粒归仓。进一步加强项目挖潜,以抵消集双高速去年基数较大的影响。三要推动项目入统。开发区、各乡(镇)街要进一步梳理入统项目清单,督促项目单位准备支撑材料,在每月6日前完成上报。保证上报数据质量,减少砍数风险。四要做好项目谋划。根据国家、省政策支持领域,着眼“十四五”发展需求,以“一号项目”为统领,集中力量,加强中央预算、专项债券等项目谋划包装,提高项目成熟度,精准承接国家利好政策,争取更多资金支持。
(三)狠抓工业经济运行,充分释放产能
一是主动对接总部企业,争取更多的优质产品和市场份额,推动企业充分释放富余产能。二是推进在建项目尽快投产。积极推进大窑饮品、高尔夫配餐、金恒盘扣脚手架、华凯比克希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效,为工业产业发展提供产值增量。三是落实包保机制。强化服务推进和政策激励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,用好政策杠杆,支持和激励企业尽最大可能释放和增加产能。四是盘活存量资产。落实停产企业盘活启动工作,逐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启动措施,确保2021年年底前所有企业“清仓见底”。
(四)全力推进入规入统,促进经济提质增效
有序推进工业、建筑业、商贸业和服务业企业入规入统,今年,我区全年计划实现入规入统企业39户,其中:服务业10户,商贸企业14户,工业5户,建筑业10户。重点要推进23户企业月度入规入统,一是要抓好万易科技、东环汇迪汽车维修、白象方便面、10户建筑业等已入规企业的生产经营,合理报送统计数据,为明年持续增长打下基础;二是全力抓好元义气体、济州岛等企业的入规办理工作,做好前期筹备,争取一次性入规;三是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,帮助企业在三季度和年底前的时间节点中顺利入规,为我区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助力。
(五)继续抓好农业生产,推进一产稳步发展
一是做好夏季粮食稳产。抓好夏季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落实,巩固发展粮食生产好形势,确保粮食生产稳定。二是推进畜牧产业发展。谋划肉牛产业大项目,研究制定发展方案,使肉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三是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,规范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序运行,加大农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力度,积极推动有机食品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。